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。本次展览由物质现实区域、增强现实区域、虚拟现实区域组成,突破传统文物展示框架,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打造超感沉浸空间,引领观众步入一场融合千年石窟艺术精华的感官之旅。
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、馆长纪云飞表示,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需要守正,更需要创新。本次展览,正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传承的一次创新实践。展览以“智慧美学”为内核,将3D打印、XR、VR、AI等前沿科技与石窟艺术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空间,不仅是对石窟艺术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博物馆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。我们期待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,让沉睡千年的石窟艺术焕发新生,让更多观众——尤其是年轻一代——在沉浸体验中感悟中华美学的博大与永恒。
“相无古今”展览总策展人赵梓君表示,本次展览选取了各个石窟艺术主题的高光切片进行再展览创作,实现了文物和实物展件与MR体验、VR体验无缝衔接。观众在观摩文物与实物展件的同时,可以进入MR场景并进行人机互动,然后更进一步进入互动虚拟漫游场景,收获极致的沉浸体验。
本次沉浸体验秉承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思路,采用“实物+数字沉浸体验”方式演绎石窟艺术的东渐演变主题,全力呈现石窟艺术之美。全场沉浸体验内容覆盖犍陀罗艺术、克孜尔石窟、敦煌莫高窟、麦积山石窟、云冈石窟、龙门石窟、大足石刻等主题。观众无需远涉千里,即可置身于壮丽石窟群中,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。
混合现实(MR)和虚拟现实(VR)数字沉浸体验场景是这场展览的核心体验内容。在约1200平米的展陈空间内,该展览运用数字3D打印、拓展现实(XR)、AI算法辅助图像生成和实时渲染等最新数字技术手段,构造出“物质现实-增强现实-虚拟现实”的三段式结构,拓展了博物馆展陈模式全新维度。步入其中,观众不仅是旁观者,更是参与者。例如在虚拟现实(VR)部分,参观者使用可穿戴式VR体验设备,在“妙数飞天”AI数字人的引导下,沉浸式参观各大石窟。
据悉,本次展览将展出至2026年10月31日。炎炎夏日,欢迎大家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,亲身感受这场穿越千年的石窟艺术奇旅。
为提升暑期参观体验,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于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实行“预约入馆+双休夜间开放”服务策略。
浙博之江馆区7月、8月每逢周六、周日,夜间延时开放至21:00(20:30停止入场)。
若观众无法在预约时段到馆参观,请及时取消预约,一次违约七天内不能再次预约。
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、60周岁以上成年人,以及其他免预约群体可凭有效证件原件,经现场核验后,免预约直接入馆。
团队参观浙江省博物馆任意馆区,请通过浙江省博物馆门户网站提前预约,团队参观仅限日间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