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经济浪潮下,我国文旅市场竞争正从传统的资源、规模比拼向数字生态迭代升级。在此背景下,我省应立足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以丝绸之路数字文旅走廊建设为抓手,整合全省文旅资源要素,着力构建综合性、全域化、品质化数字文旅体系,加快形成聚集优势和联动效应,推动甘肃文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综合性数字文旅体系。要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,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、元宇宙、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,整合和升级各类文旅市场要素,对沿线文旅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、传承、创新、转化、应用与传播,着力打造集文化传承、旅游服务、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文旅体系。加快推动数字文旅算力平台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、智慧文旅景区景点、数字公共文化服务、数字文旅产品业态、数字文旅产业融合、数字文旅智慧交通、数字文旅IP传播等体系建设,以及相关标准与政策法规的优化升级,加快构建起涵盖数字基建、资源活化、产业升级、服务提质、品牌传播的全链条数字文旅生态,为“丝绸之路数字文旅走廊”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和产品支撑。
打造开放式文旅空间形态。依托甘肃境内丝路古道线性空间,结合现代交通干线、文旅资源分布及区域协同需求,加快形成“一核引领、全域覆盖、内外联动”的多层次空间格局:一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轴线,深度衔接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,依托敦煌、嘉峪关、张掖、武威等历史文化名城,打造数字文旅产业集聚与示范引领的核心带;二是推动数字文旅走廊向陇东南地区延伸,将天水伏羲文化、平凉崆峒山道教文化、庆阳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纳入体系,贯通全省丝路文化脉络,实现文旅资源高效整合与数字平台互联互通,加快构建全域覆盖、协同联动的一体化数字文旅发展空间;三是加强内外联动发展,与陕西、新疆等丝路沿线省份共建“丝绸之路数字文旅联盟”,合力打造国家级数字文旅经济带。同时,要积极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加强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数字文旅交流合作,推动数字文旅走廊向中亚等地延伸。
实施多维度数字文旅发展路径。一要强化整体设计,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,制定条例规划,设立数字文旅发展专项资金,建立健全数字文旅相关法规与标准,编制出台相关规划。二要夯实数字基础,打造高速稳定的5G网络与光纤通信网络,建设数据中心集群,提升算力供给能力;建立全省文旅数据高速传输通道,统一数据标准,消除数据壁垒,推动跨部门数据融合,全面提升数字文旅走廊管理服务效能。三要深耕技术应用,创新培育沉浸式演艺、虚拟展览、云旅游等业态,打造“一市一品”数字产品体系;促进数字文旅与科技、教育、体育、交通等行业全面深度融合,探索数字文旅产品订阅制、虚拟资产交易等盈利模式。四要扩大品牌传播,打造统一规范的数字品牌视觉体系,开发数字文旅IP系列,推广“飞天数字大使”虚拟形象;创新多元传播矩阵,举办“丝路数字文旅嘉年华”等品牌活动;开发“数字丝路通行证”,推行数字文旅积分,提升用户黏性,增强品牌传播效能。
作者分别为甘肃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;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、副研究员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06002 ICP备案: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甘B2-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甘)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:甘B2__20120010
主办: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: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()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