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,杭州的“数智运河”项目为古老的大运河注入了现代科技的活力。近日,杭州市京杭运河(杭州段)综合保护中心推出的“数智运河——大运河(杭州段)世界文化遗产数智管理系统”,以其先进的管理平台和实时数据共享功能,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。
“数智运河”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。该系统与杭州市交通局、市生态环境局等7个部门的12类数据实现了实时共享,打破了区域与部门间的管理壁垒。这种跨部门的数据协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流通效率,还为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。杭州市拱墅区文广旅体局的工作人员郑雨表示,巡查人员可以通过“掌上运河”移动端迅速录入事件信息,并将任务分配给相关责任单位,确保各类事件的快速处理。
“数智运河”还通过建立丰富的监测数据库,构建了运河的数字孪生。这意味着,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,对运河沿线的文物进行全面监测。副主任沈莺指出,通过对比最新检测数据与历史数据,工作人员可以迅速识别出文物的风化、沉降等问题,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。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,让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。
在突发灾害或人流高峰期间,“数智运河”能够及时识别并发出预警,确保各相关部门的高效联动。中心遗产监测部副部长胡朝乔提到,在巡查历史文化街区时,发现墙体出现裂隙后,立即通过系统发送处置单,产权单位迅速落实,确保了文物的安全。这种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,使得文化遗产的管理更具灵活性和应变能力。
随着“数智运河”的成功运行,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。通过不断优化数据共享与监测技术,文化遗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有望大幅提升。未来,类似的数字化平台或将推广到更多文化遗产领域,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。
在这样的技术浪潮下,如何确保各类文化遗产的安全与传承,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